各处室、教研室(系):
为配合示范校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我校教师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始2011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为确保申报项目的质量,请各单位认真组织课题的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范围
所申报项目应紧紧围绕学分制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改革等教育教学方面展开,应结合我校实际,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各教学单位可以根据本学科特点、根据《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指南》(见附件)所列课题覆盖的范围,选择或自行命题组织申报。
二、立项类别
本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种类别。
三、预期成果形式
1. 项目研究成果形式包括论文、著作、教材、专利、教具或其他。
2. 重点项目原则上应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其中有1篇属二类期刊论文),以争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为目标之一;一般项目原则上应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3. 与项目有关的论文、著作和教材,必须是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或主编,尽可能标明项目得到了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201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调查咨询报告的,须有相关单位出具的采用证明。
4. 项目研究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填写《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科研项目结项报告书》,连同最终研究成果的原件和复印件报送教务处申请结项。
四、申报条件
1.项目申请人须为我校在职教职工,并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限报1项项目,每人最多参与2项项目;鼓励教学一线教师主持或参与教改项目。
2、申报项目的研究目标要明确,研究思路要清晰,有整体的研究设计方案,有明确的预期成果,其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3.校企合作项目须与合作单位签署《校企合作项目协议书》。
4.项目研究时间一般在一年内结题,全局性课题研究时间最多为两年。
五、申报要求
1.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和学术研究团队的培养与建设,每个项目组至少要由2名以上(含2名)具备申请条件的人员组成。项目组成员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有合理的分工和具体的研究工作任务。申报重点项目的申请人对该项目应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或已发表相关论文,或已完成了先期研究课题的项目申请,经费数量和支出项目合理。
2. 承担校级教科研项目未按时结项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
3. 在校内外已经立项的各类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4. 申报者应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
5. 请各有关部门和教研室加强对本单位教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管理和指导,依据《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选题范围”和申报要求,对项目立项进行初审,申报人进行资格审查,对申报人的信誉、申报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等进行认真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
6. 报送材料包括:经教研室审查合格签字盖章的《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2份(要求用计算机填写,统一用A4纸印制,左侧装订);各教研室填写的《XXX 系、部2011年校级教科研项目申报汇总表》一式1份以及配套的电子版申报书、汇总表。以上材料由组织申报单位统一汇总上报至教务处。邮件主题的格式为:XXX2011年教科研项目申报书(XXX为申报者姓名),申报人必须确保《教科研项目申请书》的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的一致性。
7. 本年度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11年10月 10日,逾期不予受理。
六、申报程序
根据《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申报项目须填写《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1),并由各部门汇总填写《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请各部门于2011年10月10 日前将申请书和申报汇总表的打印文本(一式一份)及同版Word电子文档一并报送教务处。
教务处将组织有关专家召开教研立项论证会,由项目主持人陈述立项理由、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问题并回答专家的提问,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报学校批准并下达教研课题立项任务书。
附件1: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指南(2011年度)
附件2: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3: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申请书
附件4:2011年校级教研课题申请汇总表
http://www.gslgxx.com/uploadfile/2011/0921/20110921032627768.doc
2011年9月21日
项目办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