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总结

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加强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批示精神,切实贯彻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宣传教育方面的优势作用,切实做好学校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校园管理工作,根据《甘肃省教育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我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提升学生生态环保理念意识,着力打造整洁、有序、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快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健康校园建设,努力做好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 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我们开展环保教育的主要途径,我校利用校园网、校园之声广播站、黑板报、学习园地、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利用校园及广播宣读环保知识,尤其结合武威市当地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知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利用每月一次周四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可回收垃圾收集活动,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养成了学生的环保习惯。在板报、学习园地中以图文并茂的开工宣传环保知识、展示环保成果,从而形成浓厚的环保宣传氛围,也使环保意识扎根在学生的脑海和心田。 (二)、建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1、学校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校园环境绿化美化的投入。利用树木空间种植了灌木花卉,增加花草树木品种,扩大绿化覆盖率,加强对花坛草坪的环境保护。重新建设了硅PU球场、草坪操场,修剪了树木,疏通清理了下水管路,清洗了所有的油烟排放系统,对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环境检查,确保学校的绿化、美化和净化。 2、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明确提出“校园无处不育人,校园无时不育人,校园无人不育人”的口号。为了保持校园优美的环境,我校通过校园环境卫生值日制度,开展了“弯弯腰”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每天捡一张废纸、一个塑料袋、一个包装物;设立校园环境卫生、行为监督岗,爱护校园花草树木,教室内养植盆花;与此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在校内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箱,把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有毒有害垃圾等三类,并把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良好的校园环境成为强有力的德育阵地,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三)、形成立体的环保教育网络 1、课堂教学渗透教育。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环保教育中我们注重了课堂教学渗透教育。目前,我校的各科教学都能结合学科特点自觉地将环保教育根植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主渠道进一步提升中职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深入发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断提升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家庭、学校参与和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把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转化成生态环境保护意愿,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从教师队伍入手,推行集体备课和电子教案,节约纸张,提倡并落实教科书循环使用。用实际行动养成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了解人类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新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价值观,初步懂得协调人类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做到珍惜爱护每一滴水、每一片绿叶、每一寸土地。 2、积极开展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一是青年志愿者环保志愿服务活动。3月5日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我校组织58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城市清洁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带上铲子、笤帚、垃圾桶、抹布等工具,沿着城区南二环路、福利路清扫了街道垃圾,铲除了临街墙面、电杆等地方的非法宣传广告、“牛皮癣”,清除了绿化带、卫生死角等地方的垃圾。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同学们文明意识、卫生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用自己的文明言行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使文明卫生知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使“个人文明一小步,城市前进一大步”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宣传教育。利用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以基本国情、能源资源形势、气候变化、节能低碳、生态文明等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旨在教育引导全校学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节能减排降碳理念和行为习惯。三是积极参与武威市的绿化工作。4月9日、10日,我校组织200多名师生前往凉州区羊下坝镇七沟村参加了2018年春季义务植树劳动活动。植树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家乡武威增添了新绿,还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了师生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提升了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 3、积极开展“文明餐桌”和“光盘行动”宣传教育活动。学校组建了文明就餐督查队,一日三餐时间深入食堂,维护食堂的就餐秩序,引导学生排队购买饭菜,教育学生随量购买饭菜,倡导“光盘行动”,监督学生用餐结束后自觉回收餐具,努力在校园形成文明用餐、节俭消费的文明风尚。 4、着力推进青年学生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每天安排班级学生负责校园内环境卫生的保洁清洁工作,倡导学生不随地乱扔垃圾、不踩踏采摘花草树木,培养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学校利用召开家长会的契机,向家长倡导环保教育理念,家校协同,努力为武威市“创城”工作尽一份力。 5、着力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绿色生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节粮、节水、节电”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学生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求家在学校周边的学生坚持步行上下学。在学生公寓组建了文明督察队,严肃查处浪费水、不关灯等不文明现象,坚决制止长流水,杜绝长明灯。在日常管理中引导学生珍惜一粒粮、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 6、开展团员的集中教育活动。学校团委定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渗透到社区、渗透到集会当中,保证教育活动在实践中体现。结合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等特殊环保节日集中开展大型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本学期开展了“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的主题活动,开展“争当环保卫士”活动,由学生处团委发出倡议,全校师生积极响应,用实际行动美化环境,净化心灵,结合活动的开展,团委登记的200多名环保志愿者,带领其他团员青年学生在学校进行“弯弯腰、捡垃圾”的主题环保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等大力宣传,从而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环境意识。 7、家长学校延伸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增强社会的共同责任感,我们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把环保教育工作延伸到家长中,在家长学校工作会议上,学校有计划地就如何提高市民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做了专题讲座。并让每位学生把环保知识讲述给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和社会环保活动,共同开展家庭绿色行动和绿色消费活动,从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使环保活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二、具体措施 1、教室环境整治。教室内要窗明几净,无积灰,窗户护栏无锈迹和弯曲变形现象;每一处地面擦洗干净。每一面墙壁无污渍;每一样电器无灰尘;每一个角落无蜘蛛网。所有的地方无乱刻、乱画、乱泼、乱扔、乱贴、乱挂的东西。所有的卫生用具摆放整齐,所有的教学用具摆放有序。 2、功能室环境整治。实验仪器药品、图书报刊等按要求定点摆放。水池洁净无污渍;线路排列整齐美观,无乱拉乱接现象,无插头、开关裸露等安全隐患。功能室制度、消防等设施齐全,位置恰当。 3、办公室环境整治。桌椅前后左右整齐划一。不得堆放杂乱的陈旧资料。无陈旧张贴,不乱贴乱挂。卫生用具干净且摆放有序。文化布置有品位。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整洁。 4、食堂整治。强化师生食堂基础设施、餐饮文化建设,更新添置必需的食堂餐具用品。室内无异味,墙面无油渍,地面无积水、纸屑和瓜皮果核,桌面无堆积的餐具。禁止将排油烟口、排污水口、炉口面向道路。禁止将餐厨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禁止将泔水和废弃油脂直接排入下水道。 5、宿舍整治。窗明几净,无异味。洗漱用品摆放科学卫生。其它生活日用品摆放整齐有序。床上内务整理合乎规范要求。宿舍文化健康、简洁。 6、厕所整治。厕所通风无异味,地面干净无积水。有文明入厕公约等管理规定或宣传用语。 7、楼梯整治。楼梯扶手干净光滑无破损,栅栏(防护栏)无锈迹、弯曲。楼梯地面无积灰。楼梯下无杂物,无积灰。 8、墙壁整治。无严重褪色,无剥落,无灰尘,无脚印,无蜘蛛网,无其它污渍。 9、道路整治。道路硬化无破损。冲洗干净无污渍。路牙齐整无缺损。下水道井盖完整,四沿无积垢杂物。 10、绿化整治。每处花圃无杂草,无杂树死树,无碎砖乱石,无纸屑杂物。草坪要修剪平整,无长短参差。 11、车辆整治。各种车辆指定位置停放。汽车、摩托车等分类停放,固定车位,做到紧凑、整齐、有序。 12、校园内管线整治。在校园内高空架设的管线,不得有塑料袋等垃圾杂物,不得悬挂无关线缆,地下管线无明显跑、冒、滴、漏、堵等现象。 13、围墙及周边环境整治。围墙无缺损、无剥落、无小广告、“牛皮癣”、无违章搭建。 14、校外秩序整治。校领导值班管控、保持上下学秩序井然,举止文明,无乱丢乱扔、乱穿马路、打架斗殴等现象。做到校门口无占道经营,无乱停乱靠。 15、临街建筑物整治。临街建筑物立面上的瓷砖、涂料、玻璃木墙等保持完好整洁,墙面无张贴涂写现象,无黑广告;阳台平台无堆放吊挂杂物。玻璃窗户保持干净,无积尘、油渍、污泥、破损,无各种张贴图画、涂写字迹、粘挂饰物。 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环境意识增强。活动开展当初,我们对环保志愿者进行环境意识调查,从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认识是模糊的,环境意识是淡薄的,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经过实践,环保志愿者的环境意识大幅提高,其它青年学生的环境意识也增强了许多。 2、环境行为到位。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外环境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证明自己是环保志愿者,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养成垃圾不落地的好习惯。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目前我们已做到了“环境教育在学校,环境意识进家庭,环境行动到社会”。我们认为,青年学生既是“绿色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向成人进行“绿色教育“的“小老师“,很多孩子回家成了建设“绿色家庭“的生力军。创建“绿色学校“是向全社会推广环境教育的一条捷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3、节水节电意识增加。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在办公室、教室、宿舍及实训场所不开无人灯、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乱扔纸屑等各类杂物的风气逐渐形成。 4、校园环境优美整洁。结合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制定校园全域无垃圾活动实施方案,努力创造校园全域无垃圾活动示范点。通过开展全校全域无垃圾示范点创建活动,彻底解决“脏、乱、差”的问题,基本实现“四个看不见”,即校园可视范围看不见垃圾,门口和校园内看不见车辆乱停乱放,墙面看不见私贴乱画,公共区域内看不见乱堆乱放。 本年度,我校在环境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树立“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理念,做到人人营造绿色、人人宣传绿色、人人保护绿色、人人拥有绿色,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环保工作,关乎全局;环境保护,关乎世界。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实践活动,使环保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2018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