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各班级:
道德讲堂是中央文明办确定作为全社会道德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之举,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对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承,推动“德润陇原”、“做文明有礼的甘肃人”道德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班级道德讲堂的规范化、常态化,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各班级在六月份普遍开展一次道德讲堂活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 活动时间:6月份,具体时间由各班主任自行确定。
二、道德讲堂主题:“讲文明、讲诚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道德讲堂内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建设;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建设;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子女、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建设;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个人品德建设。
四、道德讲堂的流程:
1、问自己。让学生在静默中反躬自省,在庄重肃穆心境中开始仪式。讲堂开始时,由主持人主动引导大家自我反省自己。说没说过不讲诚信的话,有没有不讲文明的行为,做没做过不讲道德的事。
2、唱歌曲。组织全体人员学唱四德歌或符合道德讲堂主题的主旋律歌曲。
3、学模范。以讲述身边好人好事或经典道德故事、观看道德典型电视短片等形式,听平常人道德故事,悟模范优秀品质,把典型的事迹和品质形象化、具体化。
4、诵经典。组织诵读传统道德经典或现当代道德名言并进行解读,传播其含义及现实意义。经典内容首选“三必诵”,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选择的经典,要内涵深刻、简短易懂、流传广泛、琅琅上口,便于集体成诵,形成良好氛围。
5、发善心。由学生评议身边好人,讲自己和身边的道德故事,交流心中感悟,品悟道德力量,作出道德承诺,传播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6、敬道德。在讲堂内设立一个“德”字牌,组织大家郑重向“德”鞠躬,表达崇德尚德之心。
7、送吉祥。由主持人或道德典型向大家赠送表现美好祝福的吉祥卡等纪念品,寓意“好人好报”。
8、行善事。以实践转化为目的,引导学生在认知、接受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积极探索,转化行为。可组织大家去帮助某个需要帮助的人,也可组织大家在讲堂结束后一起去做一件公益活动。
五、道德讲堂的布置:班级道德讲堂”内要有道德氛围布置,采用统一的现场布置方式:黑板上有简洁的LOGO、醒目的名称、明确的主题和“德”字牌,整体布置要庄严。通过利用对空间情境化的布置,使人置身其中自感敬畏,构建一个供人们进行道德体验和反思的特殊空间。
六、活动要求:道德讲堂活动与6月份的主题班会结合进行,并纳入班主任月度考核。各班主任要认真准备,按时进行。并按照“一堂一档”的要求,收集电子和纸质的档案资料。
学生处
2014年6月5日